小林,三十歲,正處在人生的節點。
在此之前,小林已經經歷了六次相親,但幾乎每一次都是不歡而散,小林的心情可想而知,已經開始有點輕度抑鬱症的苗頭。
他的父母十分擔心,於是拜託我給他開導一下。
我與小林詳談了兩次,注意到小林談話中出現頻率最高,且被小林反復提及的一件事情,在相親中,小林覺得這些女孩都太物質了。
於是我以這方面為切入點,在更加具體瞭解了小林每一次的相親的情況後,也算是找到了小林的癥結所在。
其實很簡單,在相親中,小林分不清物質與現實的區別。
其實不止小林,很多年輕人同樣會將這兩件事情混為一談。
那麼我們先來說一下現實。
在相親中,如果對方問你有沒有房,有沒有車,貸款還是全款,收入有多少這種問題,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會覺得對方很物質。
但我要糾正你們,這是最基本的現實。
你知道嗎,絕大多數的鳥兒在求偶之前都會努力搭建一個鳥窩,因為這不僅是求偶的資本,更是為了居住,有一個可以用來遮風擋雨,用來撫育後代的地方。
放在婚姻中來講,這就是房子的重要性,其它像車、工作都是同樣的道理,在如今的社會,這就是生活的必需品,其意義不亞于吃飯喝水。
先不要急著反駁,我們再來說一下物質。
同樣以相親為例,如果女生根本不去瞭解你的經濟狀況,或者說在瞭解了你的經濟狀況有限的情況下。
就要求你必須全款買房,不需要多大的房子,必須在哪個繁華的地段,必須要買多少錢什麼牌子的車,必須要多少錢的聘金,一分都不能少。
這種明知道你做不到而硬要的物質條件。
就叫做物質。
雖然大部分人都不願意承認,但相親本身就是以基本條件的匹配為先決條件來進行的。
不會有兩小無猜,不會有長久相處的情誼,不會有醞釀許久的感情。
事實上,感情這方面什麼都沒有。
女生看中的就是男生的經濟財力,除了少數物質的女生外,大部分女生都不會太過於誇張。
所以,相親其實很簡單。
作為一個男生,你可以沒有家財萬貫,但一定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和收入,哪怕不是很多,你要有一套房子和一輛車,哪怕是貸款。
而作為一個女生,你要有一份獨立的工作收入,要明白事理。
只有這樣,兩個人之間才會有故事。